就业形势季度分析
绵阳市2016年就业形势分析
2017-01-26

    2016年,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困难重重,中国经济下行虽然有所缓和,但对就业仍有较大冲击。绵阳市委、市政府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为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一、经济稳中有进,就业容量不断扩大
    绵阳市委、市政府狠抓有效投资,扩大消费需求,深入实施“两个一号工程”,努力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1830.42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9%,第二产业增长8.9%,第三产业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31:48.95:35.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9.97亿元,增长10 %。其中:一产业增长6.1%;二产业增长9.9%;三产业增长10.4%。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8.48亿元,增长12.4%,其中:城镇增长12.6%,乡村增长12.1%。消费、投资的增长,拉动二三产业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带动就业容量不断扩大。
    二、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就业各项数据平稳
    绵阳通过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提升劳动力技能、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统筹城乡就业、开展就业援助、落实企业稳岗政策、扶持创业等措施促进劳动者创业就业,就业各项数据良好。
    (一)城镇新增就业略有增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115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108人,增长2.05%,实现连续3年增长(见图一)。

城镇新增就业五年趋势图(图一)

    (二)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提高。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趋于稳定,全年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为1.28,较去年同期提高0.27(具体见图二)。

 

2015、2016年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对比图(图二)

    (三)失业保险领金人员出现先增后降。由于化解过剩产能,年初攀长钢人力资源改革精简4500余人,导致失业保险领金人员从年初开始逐渐上升,到8月达到顶峰。通过加大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力度,9月开始失业保险领金人数逐渐下降(见图三)。

 

失业保险领金人数变化图(图三)

    (四)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岗位数出现企稳迹象。全市104户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岗位数从7月开始企稳,年末人数稍微有所上升,年末在岗职工总数为86108人,比11月增加1393人(见图四)。

 
2016年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岗位变化图(图四)

    (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稳定。2016年,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在150万人以上,年末达到155.3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88.75万人,省外转移就业66.55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2.61万人、-2.83万人、5.53万人(见图五)。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比图(图五)

    (六)双创激发活力,带动就业增长。通过大力建设创业平台,以创业活动为引领,鼓励广大劳动者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带动就业。人社就业系统扶持创业成功1372人,同比增长22.17%。各县市区、园区鼓励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等各类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实施创业,发展乡村旅游、电商、手工制造等新经济、新业态,全市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6219户,其中企业11507户,分别同比增长56.45%、63.22%,带动一批劳动者实现就业,确保全市就业总体稳定。
    三、研判就业数据,就业压力有增大趋势
    虽然全市就业总体局势保持稳定,但仔细分析各项就业数据和各地实际就业情况,就业压力有增大迹象。
    (一)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下降。2016年,全市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66082人,比去年减少2131人,城镇新增就业增长主要是因为自然减员人数较去年减少3239人(见图六),显示就业容量扩大不足,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有所降低。

新就业和自然减员人数对比(图六)

    (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人数下降。人力资源市场全年发布劳动力需求71792人,比去年减少12844人,减幅15.2%。其中一产业减少1161人,减幅59.8%;二产业减少5922人,减幅19.6%;三产业减少5761人,减幅10.96%(见图七)。显示一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都有所降低。虽然求职人数也有所降低,是因为人力资源市场能提供的高质量岗位减少、统计方式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

劳动力需求人数对比图(图七)

    (三)年新登记失业人数大幅度增长。2016年全市新登记失业人数13556人,比去年增加7806人,增幅135.76%,且2015年、2016年增幅较大(见图八)。人力资源市场就业转失业人员全年求职人数25469人次,占总求职人数的45.58%。失业登记人员的大幅增长和就业转失业人员求职人数高占比,显示了就业岗位流失或就业容量的缩小,而这部分流失的岗位又不能在新增城镇就业数据中得到体现。

新登记失业人数对比图(图八)

    (四)部分县市区、园区企业经营困难,对就业影响较大。从实地调研来看,平武、北川、盐亭等贫困山区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经开区金鑫铜业、富林运业、华润雪花啤酒厂、绵阳市家美意有限公司等20家大型企业存在着大规模重组裁员情况,裁员人数近千人。重业齿轮、瑞和昌天、南山印染厂、迪爱斯等8家企业已经倒闭或面临倒闭。其他县市区、园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类似情况,对就业形成一定压力。2016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增长-4.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 增长-2.9%,出现连续24个月下降,显示企业经营比较困难。从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岗位流失原因来看,产业结构调整、订单不足和经营资金困难成为岗位流失的主要原因。
    (五)技术替代减少就业岗位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企业利润降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部分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换代,或在新建生产线使用先进生产设备,大幅度降低劳动力的使用人数。如绵阳普思电子、安州银河化建、江油中坝酱油、三台梅林食品等企业都通过技术替代,大幅度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对就业岗位的增加形成了较大影响,增大了就业压力。
    (六)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来看,就业结构性矛盾表现在企业与劳动力年龄、技能的矛盾。在25-34岁年龄段的求人倍率最高,达到1.75,而45岁以上年龄段的求人倍率最低,为1.06,显示青壮年劳动力求职相对容易,年龄偏大的劳动力就业相对比较困难;而按照职业类别来看单位负责人、专业和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生产运输工人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77、1.49、1.19、1.36、1.39、1.26,显示技术工人需求大,供给少,一般人员供给大,需求少。
    四、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确保就业局势平稳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智能制造对就业方式形成的挑战,使得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为了确保2017年就业局势持续保持稳定,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
    一是明确各级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就业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是最大的民生,经济增长目标根本上是为了保障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最基本、最大、根本上,这些最高级的前缀全部指向一点:就业是政府“最要紧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建设和服务队伍建设。
    二是大力开展双创,激发经济活力。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持续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增大企业减税降费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倾力打造绵阳“创业之城”,进一步促进就业。
    三是扎实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畅通信息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努力推进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开展就业援助;加大创业载体建设,抓好国家、省、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基地建设,为创业者搭建平台;以创业服务主题活动为牵引,提升创业服务能力,培育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企业家等重点群体创业;做好新一轮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加强风险防控。
    四是切实加强就业创业培训。继续加强就业培训规范管理和全市就业培训专项资金安全使用专项督查;指导县区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开展创业培训、扶贫技能培训,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我市培训特色和品牌。
    五是夯实就业基础工作,强化就业保障。加强就业失业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库,保持数据常态更新,做好就业形势与经济形势的分析比对,加强形势研判。用好用活现有就业创业促进政策,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发挥就业专项资金作用,加大就业资金保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加强调研,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强化就业创业政策支撑保障。